看这篇文章的你之前应该听过“控池”这个扑克术语吧?
如果还有不知道的,我们先给大家解释下。
德扑中的“控池”,意思是靠过牌或下小注来将底池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数量,以防它变得过大。
“控池”通常是我们拿着不确定是否能在摊牌阶段取胜的边缘牌时要做的事。
下面这两种情况就属于上面说的“控池”:
● 你坐有利位置,对手过牌后你没选下注而是跟着过牌
● 对手下注,你没选加注而是选择跟注
在这两种情况中,你做出的选择都是在没有继续将底池弄大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条街。
既然我们都懂得“控池”是什么意思了,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控池”呢?
☆ 控池的原因 ☆
站在理论的角度,我们“控池”的理由只有一个:这么做能提高我们的期望值。
在筹码底池比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牌力在大小不同的底池中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更好理解这话的意思。
假设你拿着一手中等对子(9♦8♦),牌面(J♠9♠7♣4♠)既有花又有顺子,在下面两种情况中,你希望自己处于哪种?
1、底池8bb,你后手还剩96bb
2、底池70bb,你后手还剩150bb
大家第一直觉(同时也是对的)都是选第一种对不对?毕竟拿着边缘牌还是打一个小底池会好一点。假如底池已经搞大到70b,那我们这手边缘牌在摊牌中胜出的概率就低很多很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底池大到这种程度时,范围也同时在层层筛选递进。当一个底池大到70bb,这意味着对手在前面几条街的行动中都表现出了激进(或跟注我们的激进),这种激进的直接表现就是下注量很大。
这些表现所透露的意思就是牌力很强,可如果底池只有8bb,这说明前面几条街主要的行动就是过牌或下小注,而这样的行动对应的牌力相对弱很多。
☆ 控池的重要性 ☆
大家一定要学会“控池”,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扑克策略里比较核心的一种打法,而许多初学者之所以输那么多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会“控池”。
初学者在“控池”方面犯的错好比↓↓↓
一直用很弱的牌力下注一整个底池的数量(底池通常也是他们弄大的),而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因为很弱的牌力而输掉一个大底池,但这种牌力本不应该参与到那么大的底池中。
如果你自己经常用中等牌力的牌型下注或加注,你应该发现自己不怎么赢钱甚至输掉不少钱吧?这种打法多数时候不过是打跑比你弱很多的牌同时只能是被比你强很多的牌跟注。可你要做的应该是反着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