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向冠军奖杯冲击?不不不,有的时候亚军更好

很多选手在打比赛的时候刻意忽略ICM,并表示他们宁愿“为胜利而战”。ICM一直名声不佳,因为它是一种通过不断弃…

很多选手在打比赛的时候刻意忽略ICM,并表示他们宁愿“为胜利而战”。ICM一直名声不佳,因为它是一种通过不断弃牌拿到最低奖金的一种策略,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能够把盈利最大化的方法。那些了解ICM的牌手,他们在成绩里,打进钱圈的记录一定是最多的,但同时他们第2名、第3名、第4名等这些成绩的次数也是最多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资金一定是最雄厚的,这也赋予了他们参加更多比赛的能力。

ICM有的时候会提倡你把第二名当做目标,那就是在决赛桌上Chip Leader有着非常巨大的筹码优势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知道,当决赛桌上有超级短码选手的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紧上加紧,直到短码选手被淘汰。如果你想更前进一个名次,拿到更高的奖金,你就需要一手超强牌,同时也要承担可能被淘汰的风险。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当桌上有个超级CL时,ICM也会建议桌上其他人打得更紧。很多人认为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打得松一点,这样能够把筹码数量累积起来,才能赶得上CL——但这是错的。超级CL几乎已经是把第一名的位置锁定了,这也就意味着,其它的名次变得更难去竞争。

极端深码或短码让泡沫更痛苦

下表是一张非常标准的决赛桌,展示了桌上每位选手和其他选手之间的泡沫系数(Bubble Factor)。泡沫系数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简单来说,泡沫系数越高,你在跟注对手的全下的时候就要越紧。泡沫系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如果对手可能会让你淘汰(或者至少让你的筹码量变少),那你的泡沫系数就会越高。如果泡沫系数超过1.5,那么不管底池赔率和赢率是多少,你都应该大幅度的收紧自己的范围。泡沫系数超过2的话,你就需要打非常强的牌,比如AK和大于QQ的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