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无限德州深码游戏时,如果碰上爱思考的对手,使用跟注式诈唬是必不可少的打法。
不过这种玩法不能多次使用,它的存在就跟其他类型的骚操作一样,主要是用于平衡你的范围。
偶尔为之可以避免让对手看穿,让他们在面对你时不得不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
跟注式诈唬,也叫延迟式诈唬,其实比较容易操作。
具体表现为:对手下注,你不马上加注诈唬(或者计划性的半诈唬),而只是跟注,然后你在下一轮下注或加注时再进行诈唬。
这种伎俩在对手只有一位且你有位置优势时用起来是最有效的。
如果对手有两位或以上且你位置不好,那操作起来风险比较大,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中,否则面对两位或以上对手且没有位置优势时,不建议采用这种跟注式诈唬。
举个简单例子。
盲注10-20刀线下游戏,你有2000码,中位一个打法直接的对手加100,你在按钮位用7♠ 6♠跟注,其他人弃牌,底池230。
翻牌是K♥8♥4♠,你中了卡顺听牌,对手下注150,你跟注,这可以算是诈唬的第一步。
底池530,转牌是2♥,对手过牌,这时你下注400就属于跟注式诈唬(下注的数量取决于对手跟注转牌的下注后你在河牌全下诈唬的可能性有多大)。
除非对手拿到怪兽牌(monster),但他转牌过牌,所以可能性不太大,因此你诈唬成功的概率是挺高的。
你这么做是在假装自己拿到同花,而本身牌力一般的话,很少有人会在很可能听死的情况下,用1750的筹码为了一个530的底池冒险。
你的位置优势+有点吓人的牌面+比较深的后手,会迫使对手弃掉范围里的很多牌,这些牌甚至会包括一些像AK那么强的牌。
刚才说过,翻牌的跟注是诈唬的第一步,但不代表你一定要坚持在后面完成跟注式诈唬,如果转牌是A♣,而不是2♥,对手又不是过牌 而是下注600,这种时候你再“坚持”用全下诈唬就太疯狂了。
灵活处理、见机行事是跟注式诈唬的关键:你投入适当的筹码让自己继续留在底池中,只有在等到对手示弱时再进行诈唬。然而如果翻牌你经常使用加注诈唬,你可能会输500,而不是跟注式诈唬的150。
当然,你没有位置时这种灵活性就不存在了,如果你在翻牌圈过牌-跟注,在转牌就没有对手底牌的信息,因为是你先表态,那么你就必须在直接诈唬和再次过牌间做出选择。如果你再次过牌,对手也可以选择过牌,这时你就没机会诈唬了。虽说你可以在河牌尝试诈唬,但这时候对手就不用再考虑后面需要面对另一次下注的威胁,那对手选跟注就相对轻松很多,因为他只要跟注就可以立马摊牌,除了这点外,对手也可能在河牌已经成牌。
跟注式诈唬的另一个好处是,把一种被动跟注的打法变成了一种武器。如果你把“跟注式诈唬”这一招跟“慢打”或“伺机反击”(在有位置的情况下用大牌跟注,诱导更多的动作)这两招结合起来,处在不利位置的对手就会怕你,不敢随便惹你。
因为仅仅是在翻牌圈的跟注就会引起对手的惊慌,他会想:你在听牌?还是慢打?还是跟注式诈唬?
在上面例子中,你在翻牌圈中了顺子听牌,所以也算半诈唬。事实上,有效筹码很多的情况下,即使后面诈唬的机会很小,你也是可以跟注的。底池380,手中筹码1750,听牌的价格只有150,这点钱很划算,值得跟注,加上你跟注后对手继续在转牌开枪的几率会变低,或者你在转牌中了一对,那就有摊牌价值,因此翻牌圈跟注是轻轻松松的。
说点题外话,其实这一招能达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目的,所以你在翻牌圈跟注的理由是很完美的,一个目的是:你有机会得到顺子赢得一个大锅,第二个是:没有顺子但有机会把对手诈唬出局。从表面上看,这两个目的是矛盾的,“到底是哪个?你认为是能赢个大锅,还是能把他诈唬出局?”但扑克的好处就是,两个目的皆有可能。
比如说你认为中顺子后有40%机会清空对手筹码,如果不中顺子有60%机会把他诈唬出去。那么把它们两者相加在一起,它们的总和就让跟注式诈唬变成有利可图的(“总和”的意思是,即使某个单独的目的是无利润的,所有的机会加在一起仍然是正确的玩法)。
有时候你可以通过下注一个底池的数量并立即赢得底池,其他时候,你下注一个底池的数量后被加注,但你拿的是坚果牌,那么不管是哪种选择,它们都是有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