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赛,每个阶段使用的策略都不一样,打法需要随着不同阶段而变换。
因为拿到第一名的人并不会包揽奖池里所有奖金。
在一个标准的锦标赛中,根据报名人数的数量,第一名的奖金将占据总奖池20%—50%的比重。
通常来说,排名前几位的选手拿的奖金最多,所以你的目标就应该是冲着更多奖金去的,而有时候,你会发现选择弃牌反而能让你拿到很多奖金。
举个例子,你参加世界扑克巡回赛(WPT),比赛只剩3名选手。
你的筹码量是100万,有一位选手的是300万,而另一位的则是1000万。
假设筹码300万的选手全下,1000万筹码的选手跟注。
如果第一名的奖金是100万刀;第二名是500,000刀;第三名是250,000刀,不管此时拿什么牌,你都应该弃掉。
通过弃牌,你就有极大的机会从很可能拿250,000刀,变成有可能拿500,000刀。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当下的盲注结构,你很容易为弃掉AK或JJ之类的强牌找到正当理由。
当你参加一场锦标赛的时候,你需要搞清楚奖金的结构。
如果总奖金的超大一部是留给第一名的,你参赛的状态应该仅是为了冠军而战。
如果参赛的大部分人都能够进入钱圈,那你应该打得很紧,直到你闯入了钱圈,然后你就可以为冠军而战了。
一场标准的线上即时锦标赛,它的奖金结构是:参赛人数的30%—也就是十个人中有三个人—将能拿到奖金。
出于这个原因,战况就会变得比较凶残,因为进钱圈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在这类锦标赛中,你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闯入钱圈,除非你发现其他人比你更关心进钱圈这个事儿(这种状况通常会发生在泡沫期,我们将会在之后的内容中提到)。
深筹码锦标赛的早期阶段挺像一次现金游戏,因为通常来说这个阶段的你离钱圈还远着呢。这阶段筹码的价值大概等同于你的买入费,然而当比赛进入到后期阶段,筹码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少,因为奖池里的奖金很快就会被用于支付给拿到名次的选手。
当筹码变少的时候,你的策略应该有所调整。有些牌桌也许会被你压制住,你可以借机赢下每一份盲注和底注,可在另一些牌桌上,对手打得凶的话,如果你投入的筹码少于10BB(大盲注),你是绝不会看到翻牌的。
因此,你应该根据每张牌桌的不同而调整策略,也根据筹码的变化而调整策略。
玩牌是一种不断找到平衡点的过程。从长远利益来看,谁能更好地适应游戏中的各种变化,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系列文章就是向大家介绍如何适应比赛不同阶段来调整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