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Gap )这个概念是大卫·斯克兰斯基在他的著作《德州扑克锦标賽高级指南》(Toumament Poker for Advanced Players)中提出的。
这个概念非常简单,即:
用于跟注别人加注的牌力应该要比自己率先加注时的牌力更强才行。
打个比方。
假设前面已经有个打得很稳的紧人起注,你的弃牌刚好处于所在位置作为第一个入局的人加注范围的下限,那在这种情况中我们应该跟注吗?
根据“缺口理论”,答案是:不应该跟注。
按照“缺口”理论所建议的,如果你要进入一个已经有人加过注的底池,你需要一手比你率先进入底池时更强的牌。
原因如下:
● 对手在比你靠前的位置加注,因此他起手牌范围的下限应该比你的加注范围的下限要更紧
● 对手在前面的位置基本不可能用范围最差的牌加注,一般来说,他的牌力应介于最好和最次之间
考虑到这些因素,你需要用一手比对手加注范围的下限还强的牌来跟注,而你能用于跟注的牌力和对手加注范围下限的牌力之间的距离就称为“缺口”。
比如,一个保守玩家在前位加注,其他人都弃牌,轮到你行动,你处于后位。以你对加注者的了解,他起手牌的范围大致是:口袋对AA-88、AJ+或KQ。
按照缺口理论,如果你要跟注,你得用这个范围中间水平以上的牌去跟注,也就是TT+的口袋对或AK、AQ。
这个理论在有限德州和德州扑克锦标赛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可如果是深筹常规桌,就需要做出些调整,对于深筹常规桌游戏而言,“缺口理论”可调整为:
【当拿到适合玩小底池的起手牌时,缺口理论无需调整,直接按照上述定义使用即可,也就是用于跟加注的牌要比自己率先加注时的牌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