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要不要苟到下一个名次拿更高的奖金,很多人的想法是错的

在思考ICM时,把重点放在下一次奖金飞跃(next pay jump)上是错的。 当玩家初学ICM时,有时会过…

在思考ICM时,把重点放在下一次奖金飞跃(next pay jump)上是错的。

当玩家初学ICM时,有时会过分调整,仿佛被带上镣铐,变得过紧。他们会这么做,是因为搞错了一个根本的问题,误把ICM和“laddering”当成了一回事。

Laddering这个词,指的就是为了能拿到更靠前的名次和奖金而故意打得很紧,“苟到下一个名次”。(ladder本意是梯子,比赛的奖金榜就像梯子一样,越往上越高人数越少)。

当短码玩家全下,而你拿到的边缘牌时,苟一下当然是很好的策略。如果对手出局的话,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苟进钱圈或者前进名次了。

但是,玩家们对往前苟这件事有点太重视了。这无可避免会造成一件事,如果你为了苟进去而一直不打牌,你的筹码最终会被盲注耗光。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决赛桌的例子。下表是他们目前的码量,以及按照这个名次可以获得的奖金。

如果5 号玩家全下,1号玩家全下隔离,那2号玩家避免用边缘牌掺和起来就是正确的。这时打紧一点,可以苟到4000刀奖金这一档。也就是说,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多拿1,200刀奖金。

但是2号玩家不能只考虑这一档奖金,还得考虑最终有可能获得的所有的名次和奖金。

使用ICM计算器,我们可以看到玩家获得每个名次的概率。下面就是每位玩家获得每一个名次的百分比:

2号玩家没有跟注,不仅是为了保住第四名,还为了不要破坏他获得冠军的25.2%的机会、获得第二名的27.9%的机会,以及获得第三名的25.3%的机会。

总的来说,2号玩家进入前三名的机会有78.4%。玩家在考虑是否要早早接大筹码的全下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

不过,对4号玩家来说,情况就没有这么明朗。他的码量排在倒数第二。在这里弃牌能确保他获得第四名。根据上表,他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12.6%,第二名的概率是16.4%、第三名的概率是22.6%。

总的来看,4号玩家获得前三名的概率是51.6%。也就是说,他有差不多一半的可能获得第四或第五名。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对4号玩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往前苟一苟。但我认为,与2号玩家相比,4号玩家去做更多的冒险才符合他的利益。而且,从奖金权益的角度来看,4号玩家需要冒的险比2号玩家少多了。

在奖励圈泡沫期,筹码最短的人ICM压力是最大的,因为他的奖金权益和最小奖金是绑定的。但是在决赛桌,越是短码,反而应该越有动力去冒险,因为他冒的奖池权益的风险比中等筹码少很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